最近尿素漲得還行,中原市場小顆粒高端出廠報價回到1700元/噸左右,低位的價格還在繼續努力跟進中。不過不少分析認為節后尿素價格或仍面臨巨大考驗,不排除再次大跌的可能。基本面確實沒啥大變化,所以盡管這波超跌反彈看上去不錯,但實際上火候還是差了不少,可以說尿素的好轉之路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相比之下,氯化鉀就沒有這般煩惱。節后的氯化鉀價格走勢,按照可能性大、中、小來看,應該分別對應著小漲或基本穩定、小落或大漲、大跌。
先是尿素,后是磷銨,有人說最近漲得也有點兇了的氯化鉀如此逆勢上行,難道就不怕也被政策"關照"嗎?按照市場正常發展,可售貨源少而春季市場將至,自給率較低而新成本趨漲,眼下的價格就算是已經不低了,但應該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多了不說,一百兩百還是可以有的。所以,漲才是順勢,跌才是逆勢。當然,筆者也理解,人家說的"勢"并非是單純的勢。該注意的確得注意,所以您看,筆者把上述看好的理由只是簡單的一筆帶過,就是不想再繼續給氯化鉀添油和捧殺了。
只是以防萬一還不夠,稍微還得澆點冷水。那么氯化鉀后市的風險因素都有哪些呢?首先就是政策面壓力,咱們說氯化鉀漲價的最重要理由是可售貨源真的很有限,但只要是國儲增量延期或者干脆來個臨時放儲,那么可售貨源一下子便多了起來;其次是進口,本來陸運的進口潛力和現有庫存規模就不太清晰,如果后續總進口量再一直居高不下,也可能對價格造成壓力;另外尿素價格萬一真的來個"二崩",磷、鉀恐怕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波及,因為本來大環境的底子就不是太好。
把歷史經驗和當下國內外局面結合起來,港口進口鉀的價格只要不突破3000元/噸大關應該是不太可能被政策"關照"的。然而這種風險該規避還是盡量規避一下比較好。小心駛得萬年船,溫水煮青蛙似的漲勢才更適合后面的氯化鉀。
最后再對兩件時事熱點嘮叨一下俺的觀點。一是白俄羅斯鉀肥將減產100萬噸。因為本來這次漲價就以白粉為先鋒,而白俄貨源在我國進口來源中所占比例甚大(2024年從白俄進口288.8萬噸氯化鉀,排名第二,占比近23%),所以這件事被認為是一個大大的利好。筆者認為這的確算是利好,但是還請大家考慮一下,白俄說減產但是說給咱們的減了嗎?近幾年兩俄一直在被各種制裁,才逐漸恢復了出口量,前兩年少的時候不也過來了嗎?再者,咱這兒已連著兩年進口量高達千萬噸以上,可從前正常哪進這么多呢?所以,淡定點對待吧。二是加拿大和美國在關稅上或將"互相傷害",竟然有人說這是國際風云要變、氯化鉀要漲,這么搞笑的事情,我就只能說"呵呵"了。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m.whjmrh.com)、手機APP(m.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