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份我國各種肥料進口量為126.5萬噸。據此推算,其中氯化鉀的進口量大概會在115萬噸左右。此前海關數據顯示1-10月份氯化鉀進口總量為915萬噸,那么1-11月份氯化鉀進口總量或將達到1030萬噸。僅1-11月份的進口量就達到了千萬噸級別,創造了歷史性的紀錄,而此前最大進口量是在2015年,全年總進口量為943萬噸。前10年的氯化鉀年均進口量為786萬噸,去年的總進口量為793.5萬噸,預計今年全年進口量有望超過1100萬噸,比上年增長超40%。
目前港口62%白鉀價格在2900-2950元/噸左右,國產60%鉀到站報價2860元/噸,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行了800元/噸和640元/噸,降幅約20%。同樣的對比,磷銨的價格基本一致,尿素和復合肥的價格下行了兩三百元,降幅約10%。另外,1-10月份氯化鉀進口平均單價為424美元/噸,現下大合同價格為307美元/噸到岸,目前國內市場氯化鉀價格折算成進口到岸價在350美元/噸左右,國際市場氯化鉀到岸價在310-400美元/噸。可見,僅從進口數量和價格對比這樣的直觀數據來看,氯化鉀對國內
化肥市場的保供穩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糧食安全有著重大貢獻。
但是榮譽,也是壓力。氯化鉀價格的長期走勢不被看好,近日進口貨源的價格已又有所回落,這與進口量的持續高位息息相關。眼下氯化鉀港存數量高達320多萬噸,處于歷史高位,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三成。這月月百萬噸的連續進口,配合著保供穩價政策導向,再配合著國內外整體市場信心偏弱的局面,會不會再度把氯化鉀價格打落到成本線以下或者說會不會再度出現大跌呢?很!可!能!但是一來未來的成本線也可能會下移,其實氯化鉀保持盈利又不耽誤價格的下行,這是最好的局面,這種持續的保供穩價能力比一次性的當然好得多,所以我們可以希望價格下行,但不該期待"壓死"現象的發生;二來大跌估計會發生在與新大合同密切相關的時間,比如正式談判的前后或者簽訂了之后,因為目前缺貨風險較小,而國際價格也是穩中偏弱局面,所以綜合考量的話預計這個時間不會太早。
也就是說短期內氯化鉀價格應該還難以大落,甚至恐怕還不排除會再現波動的可能。不管看空或盼跌者喜不喜,目前氯化鉀的價格支撐因素的確仍存在著,超籠統地概述一下有兩點:1,國際各種動蕩,意外變得常見,現在在產建的、在恢復的、未影響的沒準突然又出了幺蛾子,很難說;2,政策面也是復雜的,保供穩價與環保督察,保供穩價與國儲增量,保供穩價與進口報告,這些會碰撞出什么,該怎么協調配合,不知道。
綜上,預計氯化鉀價格短期難有大漲也難有大落,賣方隨行就市即可,漲了別停售,跌了莫急拋,買方按需采購為主,適量有一點庫存即可(尤其是以國產鉀為主要原料者);長期暫時偏向看下行,短期與長期之間或許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建議主要盯緊國際氯化鉀價格走勢,其次是進口數量變化及國產鉀產銷趨勢,第三是需求狀況。(這些需要關注的點盡在中肥網,歡迎鉀肥業內朋友成為中肥網鉀肥會員。年底走波廣告,嘿嘿……)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
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m.whjmrh.com)、手機APP(m.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